布朗在执政期间面临的最大挑战

3277人浏览
英国前首相布朗在执政期间面临诸多重大挑战。其中,伊拉克问题是摆在他面前的一大难题。自伊战以来,驻伊英军死亡过百,伤近四千,引发民众强烈不满,工党支持率不断下滑。布莱尔把是否在 2008 年从伊拉克撤回 5500 名英国军人的问题留给了布朗。若处理不当,能否带领工党赢得下次大选将成疑问。 如何处理与美国的关系也是一大挑战。由于追随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布莱尔落下 “布什的哈巴狗” 骂名,布朗若继续对美国亦步亦趋,会引起国民更大不满;但疏远布什又将影响英美几十年的 “特殊关系”。 此外,作为欧洲一员,英国长期与美国走得很近,与其他欧洲国家若即若离,在加入欧元区问题上犹豫不决,还反对设欧盟外交部长一职,遭到欧盟大多数成员国反对,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处于边缘化境地。如何处理与欧洲国家的关系同样是巨大挑战。 工党在欧洲议会选举中失利也使布朗权威再受挑战。如在 2009 年欧洲议会选举中,保守党获票 27.7%,英国独立党获 17.5%,而执政的工党仅获 15.7%。英国地方选举中,布朗领导的工党也遭遇 “痛苦失败”。 工党内部的 “内战” 也让布朗喘不过气。有人发动 “网络政变”,通过电子邮件呼吁本党议员签名,敦促布朗下台。不少工党议员向布朗施加压力,试图迫使他改变一些立法议案,威胁要在议会下院表决时投反对票。自布朗担任首相以来,工党在历次民意调查中一直落后保守党 10 多个百分点。综合来看,布朗在执政期间面临的挑战众多,很难确定哪个是最大挑战,但伊拉克问题、与美欧关系以及工党内部的压力等都对他的执政构成了严重威胁。 布朗执政期间伊拉克问题挑战 戈登・布朗在执政期间,伊拉克问题成为一大难题。自伊战以来,驻伊英军死亡过百,伤近四千,这引发了民众的强烈不满,也使得工党支持率不断下滑。前任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在国内落下了 “布什的哈巴狗” 的骂名。布朗面临着两难境地,如果在伊拉克问题上处理不当,能否带领工党赢得下次大选将成为很大疑问。英国前首相布朗在其回忆录中称,英国在伊拉克战争中是被美国误导了,美国国防部知道伊拉克当时的总统萨达姆并没有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在出征伊拉克之前英国并没有从美国得到这一情报。这场战争导致英国 179 名军人丧生,之后英国国内一直就出兵伊拉克的正当性进行辩论。2009 年,英国政府委任奇尔科特爵士对此进行调查,七年后公布的调查结论发现,美国和英国入侵伊拉克的时候,萨达姆并没有对他们构成 “即时性威胁”。该报告认为,导致这场战争爆发的是 “有缺陷的” 情报。 布朗执政期间与美国关系挑战 布朗在执政期间,如何处理与美国的关系也是一大难题。由于前任布莱尔追随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英国与美国的关系备受争议。如果布朗继续对美国亦步亦趋,势必会引起国民的更大不满;但如果他疏远布什,又将影响英美几十年的所谓 “特殊关系”。英国与美国的 “特殊关系” 贯穿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这种关系根植于同为盎格鲁 - 撒克逊人的血统、文化、语言和共同利益。特定情况下,两国领导人的私谊给这种关系赋予 “特殊意味”。然而,不得人心的伊拉克战争实际 “毒化” 了英美关系。布朗接任后,有意与华盛顿拉开距离。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后,也对布朗 “公事公办”,甚至偶有怠慢之举。英国保守党把英国对美关系定义为 “牢固,但不盲从”,似乎表明保守党将摒弃前工党政府对美 “追随” 姿态。 布朗执政期间与欧洲国家关系挑战 作为欧洲一员,英国长期以来与美国走得很近,与其他欧洲国家总是表现得若即若离。在加入欧元区问题上犹豫不决,还反对设欧盟外交部长一职,遭到欧盟大多数成员国的反对,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处于边缘化境地。对于如何处理与欧洲国家的关系,也是布朗巨大的挑战。布朗需要在协调与欧洲国家的关系上做出努力,既要保持英国的独立性,又要在经济复苏、反恐等领域与其他欧洲国家密切合作。布朗主张继续加强与其他欧洲国家的关系,因为经济复苏、反恐等领域需要英国与其他欧洲国家密切合作。但在一些问题上,英国与欧洲国家也存在分歧,如在英国与欧洲的关系上,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领袖认为,英国应该保持自己的政策独立性。 布朗执政期间工党内部压力挑战 布朗执政期间,工党内部压力巨大。工党在地方选举和欧洲议会选举中接连失利,党内矛盾加剧。一些党内反对人士认为,布朗不受欢迎是工党连连受挫的主要根源,只有更换领导人才有可能使工党在最晚于明年举行的大选中夺回失地。曾在工党政府中担任过财政大臣的佛尔考纳在《泰晤士报》刊登文章,呼吁工党选出新的领导人以取代布朗,“因为布朗无法赢回公众的支持”。内斗氛围渐浓背景下,英国首相府要求内阁成员公开表明对布朗的支持,结果近三成人没有表态。三成阁员不表示支持,凸显了布朗的虚弱。党内对手打算本周召开会议,商讨何时采取措施,加速推动布朗下台。 布朗执政期间欧洲议会选举失利挑战 布朗执政期间,工党在欧洲议会选举中惨败。2009 年,工党在欧洲议会选举中的得票数仅排在第三位,赢得 15.3% 的选票。主要反对党保守党得票率为 28.6%,而独立党的得票率也高出工党 2.1 个百分点。甚至连反对英国外来移民政策的极右翼政党英国国民党也在这次选举中首次赢得欧洲议会的席位。欧洲议会选举工党恐将惨败,布朗私人道歉信遭狠批。英国最新民调显示议员 “骗补门” 丑闻已经对首相布朗领导的工党造成毁灭性打击,预计工党在 6 月初举行的欧洲议会选举中将遭遇历史性惨败。而布朗罕见地直接给全国数千户选民寄私人信件,在信中称要代表所有政党就 “骗补门” 向公众道歉,并发誓工党将采取有力措施打造清廉政治,这一举动遭到了保守党等在野党的强烈反感和指责。 戈登・布朗在执政期间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伊拉克问题、与美国的关系、与欧洲国家的关系、工党内部压力以及欧洲议会选举失利等。这些挑战相互交织,使得布朗的执政之路充满艰难。其中,伊拉克问题和工党内部压力可能是较为突出的挑战。伊拉克战争引发的争议持续不断,对布朗的领导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同时,工党内部的矛盾和分歧也严重影响了布朗的地位和工党在选举中的前景。然而,要确定布朗执政期间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这些挑战都对他的执政产生了重大影响,且难以简单地进行比较和衡量。